讲述长城历史的50件文物——木觚

请告诉我,你是如何阅读的?是用纸质读物还是某种屏幕?你最后一次用钢笔写信、写报告或者写论文是在什么时候?如果你的回答是“屏幕”和“我记不得了”,那么我猜想你已经像很多人一样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那里纸张的使用几乎成了过去式。

这件文物叫作木觚(读音gū),看着它,你会有时光倒流的感觉。那时精致的纸张还未出现,竹子和木头是书写的主要用具,被称为“竹简”和“木牍”。这个样子颇为奇特的“木棍”属于条形木牍的一种。随着汉代烽燧简牍的大量出土,又被人们简称为“汉简”。汉简上生动、清晰地保存了汉代长城的作用、边关的政事、与当地的关系等20134月号杂志,将详细介绍一组这类汉简)。这件样子古怪、内容编排令人迷惑不解的木觚却为你讲述了一“另类”的故事。

从商代到南北朝的大约1900年间,细长的木条在少雨的北方是最普遍的书写用具。无论是留便条、还是誊抄历史典籍都是如此。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当“学富五车”。司马迁在《史记》(参见文物十一)“秦始皇本记”里,讲到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国家大小事均由他一个人说了算,等待他批阅的文书多得用秤来称。皇帝每晚批阅的文件都要达到一定的分置(体积和重量),否则不去睡觉。原文里讲的“以衡石量书”,这种“书”就是写在简牍上的文书。

与一般汉简不同,这个木觚不是一个面,而是六个面可供书写之用。它长37厘米,一头粗一头细》总之,它看上去像一根超级筷子。它的六面用黑墨写有212个“隶书”汉字。“它是1977年8月在甘肃嘉峪关以西约100公里处的玉门花海汉长城烽燧里出土的。”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长俞春荣先生介绍说,“木觚的内容反映了西汉武帝时期朝廷发往边关的急诏,涉及边关政事,具有很高的历史史料价值。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但是对大多数在博物馆里有幸与它邂逅的人们来说,对它完整的内容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欣赏它。第一个迷惑人的地方是,这个木觚上面的文字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内容,而且是连续不断地书写下来的。第一部分共133个汉字,是汉武帝的遗诏。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是封建社会统治时间第三长的帝王。

汉长城不仅仅是一座“军事 硬件”,还需要“软件”。这些兵卒,还必须具备许多其他“软功”,如:书写、发送、接收、理解、翻译军事情报等等。

诏书原件是写给他的幼子刘弗陵(被立为太子而继承王位)的。他出生于公元前74年,后来成为汉昭帝。

诏书部分的文字大意如下:

为皇太子写此诏书:近来我的身体不适,不久会离开人世,与大地合为一体,多半不能再恢复健康。皇太子应谨慎关注衣食问题,在我未走之前,就要开始善待百姓,减少税收;保护有才人士,靠近圣贤之人,一定要利用有计谋的人;在外表尊奉祖先,自身要达到天子的水平。匈奴人自然不敢乱动,名誉比具体的管理重要。我即将辞世,允许我再多说几句,不然我再看不到苍天,再走不成大地,生命之路行将结束。告诫后人和子孙,如果不重视赐予,就害怕见到故里乡亲请不要辜负苍天大地之恩。人的生生死死无穷无尽,人总要死,没有人能逃脱这个命运……

在此之后,紧接着有79个字。与上半部分相比重要性略低一筹。这可能是一个长城烽燧的“长官”与其同僚的通信。

文字大意是:

这是你的老弟时写信给你。你还好吗?身体无恙?戌守边防的工作很辛苦,而且正直春寒时节,望贵系兄弟们注意保暖和饮食;做好明察烽火的工作。由于我的戍边事情很多,没空亲自拜访,请谅解。如果贵系有人来我们这里,请多多指导,到时我们会倾听贵系的高见。

从两个并列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部分都不完整。第一部分肯定是朝廷发出的紧急诏书,但是有头无尾。这封同僚之间的书信,内容似乎还比较完整。但把这两个没有关联的文字写在同一个简牍上,似乎有些怪异。

这两段文字内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这里我想更多地考虑这个木觚的书写原因。关键要回答的是,这件文物的书写目的是什么?这个“书法家”的书写环境是怎样的?

在我看来,为了提高阅读和书写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动因。戍守烽燧工作需要,同时也可以消磨时光。从甘肃和内蒙古汉长城发现的木简中看出,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20年),戍边兵卒都要求具备多种素质:勇气、力量、纪律、职责、理论和实地战术、射箭和格斗等本领,读写能力也是一项基本的要求。因为汉长城不仅仅是阻挡入侵的军事工事,还是烽火传递的信息系统和通讯路线。这些烽燧的“燧长”们需要具有一定水准的读和写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寒”,需要反复练习。

试想,这位“书法家”为了提高他的隶书水平,用刀砍下一根红柳树枝,然后去皮后切削成七棱六面的“木觚,来练习书法。就像当今的小学生练习写大字要“描红”一样,他顺手拿起一卷手头现成的木简去临摹。恰好先写的是汉武帝的遗诏,内容比较重要:包括继位王子的选择,今后应当实行的政策等(但是这个遗诏肯定不止这些)。“书法家”临摹完了这部分,木觚上还有空地儿,就随手拿起另一个接着练。恰巧是同僚哥们的来信,内容虽然相对不那么重要,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他能临摹练字就行了。于是我们的“书法家”就在这个木觚上留下了两段内容不同的文字。这件木觚就这样偶然地被保存下来了。它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遗产,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大概知道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木觚上写字。

中国汉字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繁到简的过程。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曾组织专业机构推广汉字从繁体到简体的简化工作。其实,早在汉代就已经进行过汉字书写的简化工作——从小篆到隶书的简化。我们的“书法家”就是在用简化了的隶书临摹和练习书法的。弃小篆用隶书,更便于书写。它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线条为“断笔”笔划。

汉长城不仅仅是一座“军事硬件”,还需要“软件——戍守和使用长城的兵卒的管理。这些兵卒不仅仅是能战的“硬汉”,还必须具备许多其他"软功",如:书写、发送、接收、理解、翻译军事情报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