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长城展:50件长城文物——《史记》

虚拟长城展头十件文件的选择,是为了从较宽的视野介绍长城“两面”的故事。现在作者将按照年代的大致顺序来讲述长城的历史故事。首先他研究的是两个文字遗存:一部史书和一封私信。

说明:《史记》,作者司马迁,公元前2世纪。

来源:最初书写在竹简上,经过世代传承,留下了60多个不同的版本。最早的版本出自公元6世纪。

当前状态:清代光绪四年版,现存于北大图书馆古籍部

我们一般衡量一部著作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呢?我曾随机询问了一些朋友,想看他们是如何评价一本书的,而得到的答案几乎相同:一本书的好坏要看它是否值得一读,是否能从这些一页页的文字中找到所需的东西,诸如灵感、信息或者其他。对他们的看法我举双手赞成!

最近我查阅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史”,想在这座巨大的文化宝库里挖掘出我在实地考察时找不到的精粹,从而对长城有更深刻的理解。二十四史是中国各朝各代的历史被誉为“正史”,即官方和标准的历史,与"野史”相区别。按照前面的各种标准来审视这二十四部史书其中的一部,它在每一项里都可以得到高分。公元前1世纪它被用毛笔书写在竹简上,后来被印刷成大约60多个纸质版本。在公元600年还跨出国界,出了日文版;甚至变成了各个朝代编撰前朝历史的“模板”。这部有关历史的著作,也有着自己的历史。你一定会说当然是司马迁(公元前145^86)在公元前1世纪编著的《史记》。在我书架的最上面,与《史记》并肩排列的还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公元前8世纪)、希罗多德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公元前5世纪)。

作为一个读者和学者,我在这部130篇洋洋洒洒50多万字的海洋中,找到了撰史第一人司马迁记载的有关长城的段落,它们均“藏匿”于字里行间。公元前110年,司马迁继承其父亲的“修史”工作,成为新一任太史令。他从华夏历史的初始一直写到“当下”(公元前2世纪末的西汉)。虽然我不指望从中找到更多关于长城的记载,然而,我所能找到的几百个字的直接描写和几千个字的相关信息,就弥足珍贵。它们为我讲述了长城修建的原因和对象。

在第28篇蒙恬传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到过北方的边防前线,经由九原至甘泉的直道返回,沿路看见蒙恬为秦所修的长城工事,挖山填谷,开通直道……”

司马迁以第一人称“我”,用他的文字娓娓道来,让我了解是谁、在何时、为什么修筑了长城等这些问题,还使我感觉到自己正与“我”——长城的见证人同行,我正踏着那个“我”的脚印实地考察长城,并记录下感受。公元前110年前后,司马迁的确作为太史令陪同汉武帝在西北的广袤地域考察,与此同时他也观察到了长城。

在《史记》中,司马迁第一次详细地描写了中原汉人的对手——过着游牧生活的匈奴人。他通过对相关人士“采访”的方式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人包括进剿匈奴的将军李广和卫青。司马迁通过他的“采访”向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完整匈奴的生活方式、军事方法、社会等级、礼仪和信仰等方面的图画?他们饲养的牲畜以马、牛、羊为主,而特产有驼、驴、骡、駃騠等。随水草茂盛地迁移,无城郭和固定居所,也不耕田,而家家都分有自己的草地。无文字书写的法律条文,只用语言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幼儿能骑羊,拉弓射鸟鼠:年龄稍大,拉弓射狐兔,以此当做食物。壮年男子能弯弓射雕,皆为部族的骑兵。他们的习俗是:平时随家人放牧,以射猎飞禽走兽为生;战时就习武打仗,相互侵伐,天性如此。”

在《史记》问世之前的诸类书籍中,中原以外的人通常被描绘成魔鬼怪兽模样,如同现代人描绘外星人一样狰狞怪诞。最为夸张的莫过于公元前4世纪的《山海经》。而司马迁则是把中原帝国之外的人从想象中的神秘王国带到了真实而直白的世界。在这一方面,司马迁对匈奴详尽的描绘,无疑给中原人提供了第一份知己知彼的“敌情通报。”

然而,对长城研究学者而言,最具有意义的是,司马迁在以下的文字中,在同一个句子里分别提到了“万里”和“长城”,这恐怕就是广为人知的“万里长城”提法的渊源吧。

“秦国统一了天下之后,便派蒙恬率兵三十万赶走了北方的戎狄,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接着就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依着地形山势,绵延一万余里,以此控制险要之地。蒙恬又率军渡过黄河,据守阳山,逶逝北行征讨匈奴。风霜雪雨十多年,最后驻守于上郡。当时蒙括的声威震撼了匈奴。”

蒙恬传中这两段有关长城的文字虽然简洁,但它们不仅提供了长城的历史证据,还指出了长城的地理位置。使我们了解到司马迁看到的“长城”是在秦时修建,由蒙恬负责,经三十万人力参与,同时还铺筑了通往长城的直道。这条长城大致地理位置是从临洮(今甘肃境内)到辽东;长城的长度为“一万余里”,尽管这个数据不是非常精确,但我们可以理解为长城之长,蜿蜒万里,一望无际。同时,我们还可以知道这个防御工事在很多地域依靠天险,因此她不仅是人类的杰作,也是大自然的恩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