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的种族

“肤浅”的种族pic

尼安德特血统至今仍存在于我们大多数人身上。

RECONSTRUCTION BY KENNIS & KENNIS 

PHOTOGRAPHED WITH ASSISTANCE FROM NEANDERTHAL MUSEUM, GERMANY

19世纪前半叶,美国科学界名宿中有一位塞缪尔 ·莫顿医生。他住在费城,有收藏头骨的嗜好。

他对于头骨的提供者并不挑剔。别人从战场捡来、从陵墓偷来的头骨,他一样来者不拒。他藏品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个颅骨属于某名作为囚犯被押送到塔斯马尼亚的爱尔兰人(最后因为杀害其他犯人和吃人肉的罪行被绞死)。莫顿对每个头骨进行同一套操作:用胡椒籽把颅腔填满——后来改用铅沙——再倾倒出来测定体积,以确定其脑容量。

莫顿相信,人可以被划分为五个种族,代表着上帝分别完成的五次造人。五个种族各有鲜明性格,对应他们在上帝裁定的等级秩序中的位置。他声称自己发明的“测颅学”表明,白人——或按照他选择的标签称之为“高加索人种”——是诸种族中智力最高的。“灵巧而可堪栽培”的东亚人或“蒙古人种”次之。排在下面的是东南亚人、美洲原住民。黑人或“埃塞俄比亚人种”垫底。在美国内战之前的几十年里,莫顿的学说迅速得到拥护蓄奴者的推崇。

“他有很大影响力,尤其是在美国南部,”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保罗·沃尔夫·米歇尔说。他正在带我参观现存于宾州博物馆的那批头骨藏品。我们面前摆着一个脑壳格外大的荷兰人的颅骨,它曾经帮忙把莫顿心中给高加索人种的智能估值多抬高了几分。1851年莫顿去世时,《查尔斯顿医学杂志》赞颂他“赐予了黑人作为一个低级种族的真实地位”。

如今莫顿则被称为科学种族主义之父。过去几个世纪的历史中,有太多残酷剧情的来由可以溯源到“不同种族有优劣之分”的认识,以至于参观莫顿的藏品使我觉得心里发毛。时至今日莫顿的遗产仍在与我们的社会共存,浸淫之深使人难受:种族分别继续塑造着我们的政治、民间和自我感觉。

世事如此,然而科学关于种族的发现实际上却与莫顿的论调相反。莫顿以为他鉴定出了可突变和可遗传的人际差别,可是在他做这些研究的时代——达尔文还得过几十年才提出进化论,而DNA的发现更是没影子的事——科学家们对遗传原理一无所知。多年以后,从基因层面审视人类的研究者现在宣称,种族分类法本身就是完全不成立的。现代科学家们联手拼合第一个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序列(来自几个人遗传信息的集合)时,特意向自视为不同种族的人采集了样本。2000年6月,研究结果在美国白宫一场典礼上发布时,DNA测序技术先驱克雷格·文特尔指出:“种族的概念毫无遗传或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