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者眼中的蓝色星球

从宇宙空间看去,地球的壮美难以用语言形容。但这些宇航员会为我们尽量描述。

太空旅行者眼中的蓝色星球pic

埃德·卢 美国亚利桑那州

流星陨坑

埃德是1997年到2003年三赴太空的NASA 老兵,在回望地球的时候被过往历次天体冲撞留下的巨大陨坑所震撼。2002年,他参与创立了非营利组织“B612基金会”,研究他理想中“想象力所及的最大规模的工程学”。该组织的目标是:预防任何可带来重大破坏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

太空旅行者眼中的蓝色星球pic

根纳季·帕达尔卡 俄罗斯

驼鹿岛国家公园

这位俄罗斯宇航员保持着在太空度过最多时间的世界纪录:从1988 年到2015年间总计878 天。太空经历对他而言,是一堂关于团队协作和友谊的品德课——这两样东西在有着致命风险的航天环境中尤为重要。他说,对于人类存在最凶险的威胁就是我们普遍无法和睦共处、建设性解决问题的性格。他坚信地球即使被人类改造得面目全非也可以长存,但我们作为一个地球物种,是否能在自身的私欲、暴力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幸免呢?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篇章中,把地球置于宇宙视角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我辈受限于万有引力和自身生命构造,不可能轻易走出、逾越或远离地球。对大多数人来说,地球比生命的领域更大,大得不可逃离。即便是在人类实现太空航行已近六十年的今天,真正有幸乘火箭冲入轨道、见过太阳从弧形地平线后探出头来的人仍然寥若晨星。1961年以来,有过这种稀世体验的不过556人。至于曾飞到更远处,得见地球越来越小、直到缩得只有腕表表盘般大的人就更少,只有24个。仅6人曾完全遁入月球的暗面,视野中不复有自家星球,孤寂航行于群星点缀的无尽深空。

太空航行骨子里就是件非自然事物。毕竟我们的生理特征是专门为了在这颗行星上面繁荣昌盛而进化的,不是为了逾越它。因此宇航员往往感到从太空看地球的体验难以描述。

意大利宇航员卢卡·帕米塔诺说,人类尚未发展出能真正传达太空航行之现实情形的词语。词汇犹如建立现代人际交流的积木块,必然受到其直观和潜在涵义的约束,这与你选用哪种语言无关(帕米塔诺会说五种)。20世纪中叶以前,从未有人需要表述:身处洪荒般的太空回望地球意味着什么。

从太空望地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美国宇航员妮科尔·斯托特两次乘“发现号”航空飞机升空,返回后生出一股冲动,要以画笔描绘她看到的景象。加拿大的克里斯·哈德菲尔德说,他在绕地球轨道飞行时,感到自己与地上人们之间的牵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相关文章